【登山知識】 預防勝於治療

預防勝於治療
預防勝於治療
在野外(距離最終醫療單位2小 時以上)的環境當中,原本對身體的小傷害很有可能因為運送的困難度增加、運送時間的延長,以及野外急救相關知識與技術的不足,而放大成為比較大的傷害。然 而,在這些許許多多的狀況當中,有很多都是可以避免的,尤其是跟身體以及環境因素所造成的傷害,例如脫水、血糖低、水泡、中暑、中熱衰竭、失溫。也可以在 某種程度上降低如高山症、凍傷的嚴重程度。
 
說穿了,就是讓你的身體處於一個高使用效率的狀態,也就是身體處在水分充足、食物充足、溫暖的狀態下。這很困難嗎?看起來不會,做起來還真的有點難度,但 最重要的還在於戶外活動者並不覺得它的重要性,而沒被嚴重看待。做不做的差別在哪裡呢?持續地注意自己的身體其實是心理上養成觀察其他危險因子很好的習 慣,可以進一步避免其他傷害的發生。
 
怎麼做呢?就是當你從事戶外活動時,養成每15~20分 鐘吃東西、喝水的習慣。停下來休息的時候,就把風衣穿起來、毛帽戴著。覺得冷了就多穿一件、覺得很熱就脫一件、下雨就穿雨衣,腳痛了就脫鞋襪檢查。這些聽 來都合情合理,但是失溫、中熱衰竭、脫水、起水泡等狀況都是忽略這些聽來理所當然的動作所造成的,而且還屢見不鮮。保持對身體狀態的警覺,就是為了能讓我 們在還沒有嚴重惡化時,能夠儘早介入,避免嚴重的後果。
 
這樣做有多重要呢?養成這樣的習慣有什麼好處呢?當你脫水1﹪時,身體調節溫度的功能就開始受影響,當你覺得口渴時就已經處於脫水的狀態了。當脫水達到體重的4﹪,會影響身體在耐力的表現20~30﹪, 然而脫水對戶外活動影響更大,但是比較不容易察覺的是,脫水會讓人產生暴躁、易怒等情況,進而影響判斷力,對戶外活動的安全造成影響。水分補充不充足造成 尿量的減少,還容易造成女生尿道的感染。所以,適當地補充水分是非常重要的,但又為什麼要在每次補充水分時也要吃些東西,因為如果光補充水而不補充食物, 身體的鈉離子就會被水分稀釋,血糖也會因為運動而降低,二者對身體都不是好事,所以養成每15~20分鐘就喝點水,順便吃點東西,是維持身體高效率運作最簡單也最有效的方式。其實就是透過多次而少量的補充,把身體的水分跟血糖的波動幅度降低,以維持身體的高使用效率。
 
喝多少水才夠呢?這會因環境的乾燥或潮濕、海拔高度等因素而有所不同,最簡單的方式就是觀察自己尿液的顏色跟尿量,水分補充充足的身體,尿的顏色是接近透明的淺黃色,而且尿量多。食物的補充則要讓自己沒有飢餓感,等到有飢餓感再補充食物就太慢了。
 
養成洗手的習慣也是預防許多傳染性疾病重要卻也簡單的方式,在吃飯之前以及如廁之後洗手,就能預防許多疾病,是報酬率很高的好習慣。
 
 
 
 
 


登山知識,登山安全,米亞桑戶外中心,高山症

留言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