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past.bbs@bbs.ntu.edu.tw
標題: [記錄] 88.04 關門越嶺古道探勘(台大 bbsjjlu)
時間: 2005/10/25 Tue 05:27:30

發信人: bbsjjlu@Palmarama (靜竹) 看板: Mountain
標  題: 關門越 (1999/04)
發信站: 台大計中椰林風情站 (Sun May 16 04:37:18 1999)

關門越 (1999/04/20-26) 

人員: 何英傑(領隊) , 楊南郡, 陳永龍, 鄭安睎, 陳逸雯, 林忠和, 盧鏡竹(記錄).

行程摘要:  

4/20 丹大林道六分所下至丹大吊橋, 溯丹大東溪至丹大溫泉. C1
4/21 登關門西稜, 過溫泉營盤址, 哈巴昂舊社, 循古道沿稜推至 1756m 峰東鞍. C2
4/22 續循古道沿關門西稜推至 2500m 谷地. C3
4/23 續循古道沿關門西稜登關門山一帶, 訪得當年安放木造華表的一對柱洞,
     及一處應為關門營盤址的正方型平地. 紮營於關門山稍南的中央山脈主脊上. C4
4/24 古道在關門山山南約一公里半的巖峰處東下馬太鞍溪, 宿溪底石洞獵寮. C5
4/25 沿古道登頂倫太文山, 宿其東側 2630m 鞍. C6
4/26 過預定營地拔子山獵寮後 (約 1800m) , 離開古道循獵徑下至光復鄉大豐村.

意氣

    ......當檄署台灣鎮總兵章高元, 統帶砲軍練勇民夫, 自彰化集集街鑿山
    而東; 張兆連自水尾鑿山而西, 兩面刻期並開孔道. 章高元率勇自拔社埔
    開至丹社嶺, 造路一百二十二里, 張兆連自水尾開至丹社嶺, 造路六十里;
    均係崇山峻嶺, 峭壁深谿.,,,........(劉銘傳, 光緒十三年四月初四)

  鑿山而東, 鑿山而西, 昔日的丹社嶺, 現今的關門山. 是怎樣的意氣, 才會有這
麼樣的出發呢? 當年清兵在三個月內便開通了這條路, 旋即因為動亂而告廢; 之後
的漫漫歲月中, 只有極為零星的散記仍有提到這條荒徑, 零星到讓人不禁要懷疑,
這條傳說中的傳說, 是否真的存在. 而百多年後的我們, 因為一些機緣, 要尋著前
人的足印, 由西越東地走訪這段路的核心部份.

  安睎, 為了這條古道, 前前後後東東西西地摸上山已有十六次, 在楊老師的力邀
之下, 決定來這第十七趟; 年屆七旬的楊老師, 聽安睎提到的古道舊跡聽得眼睛發
亮, 決定親自去看看當年清兵修路是否有偷工減料; 阿傑嘛, 是好幾雙眼睛在看著
他, 「你當然要去啊! 」便出來忙整個隊伍的出發事宜; 而老龍的說法是, 很久沒
跟我們這些老同伴一起爬山, 就來了; 我倒忘了我是做啥的了, 總之, 隊伍出來了,
所以跟. 後來還有深感興趣的逸雯加入, 安睎又帶了位同在政大的學弟忠和來當苦
力, 於是有了這支平均年齡接近不惑的七人隊伍.


東溪溫泉

4/20 六分所 -> 丹大吊橋 -> 丹大溫泉C1 

  六分所瞭望台, 高 2548m (本文均採用 1/25000地圖的標高) , 位於六分所工作
  站北側的山頭最高處, 如今在一堆菜圃的包圍中, 眺台已杳, 倒多了個氣象局的
  雨量計與自動發報器在山頂, 從工作站出發上行約十五分鐘可至. 丹大林道來來
  去去有十多次了, 爬上這邊倒是頭一回. 今天清晨在這裡的短暫停留, 竟是此行
  全程風景最好的地方之一 (因為以後的清晨不是在林中便是在溪底) , 有整個丹
  大溪流域的俯瞰, 有整條關門西稜的觀望, 遠方的東郡大山彙被朝陽染得通紅.
  菜田裡長滿了當綠肥用的豆類, 採了滿袋含著露水的豆苗, 這可是高級蔬菜呢.

  AM0740│出發 (2450m), 自工作站沿丹大林道往西走個幾步便是下丹大溪的路口,
        │沿著造林路往下的路況甚佳.
    0940│中途獵寮 (約1800m) . 抵獵寮前 5min 路面有滲流, 此流再下即為獵寮
        │東側一淙淙作聲的溪溝, 最後流至堪姆卒溪與丹大東溪的會口一帶.
    1000│續下行. 過此造林路轉為極陡的之字型而下.
    1110│在造林路左折的髮夾彎處接關門古道 (約1250m) , 古道往西北緩緩斜上
        │可至哈哈比砲台, 沿古道行約 5min 可至一栓皮櫟純林中, 在林中的古
        │道保持仍相當完整, 路幅寬有兩米半. 1150 續由岔路口下行.
  PM1200│丹大吊橋. 吊橋跨丹大東溪之上, 距丹大東西溪合流口很近. 過橋後不
        │久路右有小徑下西溪, 再沿溪床走到東溪的吊橋下 (約1070m) PM12:10.

  在這春雨沒下, 梅雨未至的時節, 丹大溪的水量到達最低點, 連濁水溪最大的混
  濁來源丹大西溪的水都變清了, 這時也是沿著丹大東溪溯行至溫泉最容易的時候.

    0100│朝著丹大東溪的上游起溯.
    0130│過第一峽谷抵堪姆卒溪與丹大東溪的會流口. 整個堪姆卒溪的溪底都是
        │乳白色的, 水溫也較丹大東溪的水略高. 堪溪的中游本有溫泉, 但因她
        │本身是條大崩溪, 她的坍塌不只是讓堪姆卒溫泉遭到掩埋而已, 嚴重時
        │還會堵塞住丹大東溪形成堰塞湖; 上回這邊形成堰塞湖都還只是去年夏
        │天的事, 之後沿著丹大東溪續上溯都還可在兩側見到因為堰塞湖而形成
        │的, 非常年輕新鮮的高階台地.
    0145│離開雙溪口續溯丹大東溪. 之後的第二峽谷較之前的第一峽谷更是美麗
        │精彩, 深碧清潭處處, 因為不想弄濕裝備, 險險地貼爬溪谷北側的斜岩
        │兩次 (腳一打滑就會溜下深潭吃水了) , 到東溪剛轉為西北北-東南南
        │走向的地方便爬上東側台地 (這邊已脫離峽谷, 但溪水兩側的岩面恐怕
        │連輕裝的猴子都要滾下溪底, 而高繞反而容易) , 再下溪床沿東岸行.
    0315│卡阿郎溪與丹大東溪的雙溪口. 丹大溫泉在雙溪口東側比溪水略高的岩
        │盤上湧出, 紮營 (約 1120m ) .

  現今的丹大溫泉有滾水及噴氣口作聲終日, 在岸上有兩處較大的湧泉各自積蓄成
  池, 但溫度極高無法入浸, 然後是兩條小溫泉溪分別注入卡阿郎溪及合流後的丹
  大東溪; 而注入卡阿郎溪的溫泉溪在途中還有兩個溫度遞降的純湯, 離溪最近的
  那個純湯皮厚一點的可以很忍耐地浸個數十秒, 池底則飄著一堆不小心跳進來後
  被燙斃的蛙屍. 卡阿郎溪邊還有處溫泉溪水混合的大池, 下涼上燙, 池底則游著
  許多不知還能晃多久的蝌蚪.

  營地是某熱池旁沙地上的露宿, 躺在上面是一夜的溫暖與好眠. 在夜色的掩護下
  以最自然的方式融入溫泉之中, 徹耳的溪聲蛙鳴, 飄著煙霧的熱池倒映著不遠處
  的熊熊營火, 這是深山中最熱情舒適的款待.


營盤‧舊社.

4/21 C1 -> 關門西稜 -> 1756m 峰東鞍 (約1530m) C2 

  AM0750│出發, 沿著卡阿郎溪與丹大東溪所夾的烏龜島東側 (卡阿郎溪西岸) 緩
        │緩切往龜島頸部.
    0800│接到古道後抵龜島頸部, 見清兵營盤遺址 (約1170m), 暫名為「溫泉營
        │盤址」. 古道在溪底的部份已難以找到蹤影, 在關門西稜的最尾端的小
        │鞍出現的部份, 也就成為我們此行尋跡的起點.

  這個溪底營的營盤遺址主體是寬約兩米, 長為東西方向數十米的堆高平台, 當年
  應該是上搭草寮, 可容百多人宿睡的地方. 遺址西側是直落丹大東溪溪底的斷崖,
  南邊是從卡阿郎溪折進來的古道, 古道靠營盤這側散著數處或為大灶或為石桌的
  疊石, 另一側在剛轉進鞍部的地方則並排著四座應為安放營門或牌坊的基盤, 可
  夾立兩根直徑為 40cm 的木柱. 一翻清理與測量後, AM0900 續沿稜上行.

    0920│稜線北側平台, 有竹林, 一小塊開墾後的平地, 還有兩間石板屋的殘牆.
        │可看出原住民的疊石方式跟清兵有很大的不同. 古道在此北繞山腰, 我
        │們續取道稜線上攀.
    0950│1340m 峰西側小凹, 古道在此回到稜線, 附近甚多清兵所為的疊石, 是
        │一處類似「前進指揮所」的地方. AM1010 續行.
    1020│1340m 峰, 在北南兩側的卡溪與東溪溪谷的相逼之下, 這邊只留下一線
        │瘦稜, 稜上是削平後, 路幅有六尺寬的古道, 涼風送爽.
  PM1200│在海拔約 1580m 處午餐. 沿途常出現好像是某種胡桃科植物的純林,
        │嫩青色的奇數羽狀複葉在陽光下非常地動人. 逸雯帶了柳橙口味的綜合
        │維他命發泡錠, 投入水中就為嘶嘶坐聲然後變出像柳橙汽水那樣的飲品,
        │頭一次在深山喝到這種東西, 特此一記. PM1240 續行.
    0100│哈巴昂社遺址 (1630m) , 石板屋約十間, 這邊是杉林造林很成功的寬緩
        │坡地, 古道痕跡在這一帶就模糊掉了, 只能抓方向上行.
    0200│過 1756m 峰, 之前假山頭不少, 直到開始陡下一段才能確定山頭過了.
    0205│東鞍. 鞍南杉林中有兩處頗有規模的石板屋餘牆.

  跟安睎, 忠和三人北下取水, 沿著不太清楚的舊造林路直下, 在落差約一百二十
  米後遇到水管, 往左尋水管源頭可找到溪溝上的滲流, 滲流下方挖一個水坑舀水.
  不計舀水時間的話, 從鞍部來回這邊約需 20min. 鞍部北側的整片山腹是滿山遍
  野的衫木造林, 所遇到的水管即為東北方山腰上舊造林工寮的水源. 十年前阿傑
  帶的關門西稜勘察隊伍, 便是跟著這片造林的造林路主線, 從丹大林道七分所來
  的, 只是這種半途闖入西稜的方式, 會漏看到很多東西, 缺頭缺尾, 再加上運氣
  不太好的話, 諸事不確, 徒留下許多「疑似看到古道」的記述.


只緣身在此山中

4/22 C2 -> 關門西稜 -> 2500m 谷地 C3 

  AM0640│出發. 循稜上行, 杉木造林與茅草交互出現.
    0715│約為 1830m 的小山頭, 之後有一往下的約 5m 高的岩質斷稜.
    0850│2088m 峰前鞍 (約 2030m) , 古道在此很明顯地開始北繞山腰, 而非直
        │上山頭, 鞍旁有杜鵑盛開. 待至 AM0915 續行.
    0930│2088m 峰北凹營盤. 此營盤的規模較小, 這一帶林相忽又轉為昨天常見
        │的似為胡桃科的純林, 大家邊仰頭看著陽光下亮青色的樹葉, 邊聽阿傑
        │說著十年前是如何直接地殺上 2088m 山頭然後再一直沿稜而行的往事.
    0950│續行, 古道就貼著稜線北側而走.
    1000│2088m 峰東鞍北側, 這邊有著這段西稜上最完整的古道下駁坎, 駁坎高
        │50cm, 長 640cm , 駁坎上的古道寬有八尺 (240cm) , 僅離這邊五公尺
        │遠的稜上鞍部則是十年前關門西稜隊曾過了一夜的地方. 只緣身在此山
        │中, 不識古道真面目. 某人笑著說以後勘察古道要邊走邊踢人, 一個摔
        │左邊, 一個摔右邊, 說不定不小心就會掉到古道上了. :)
    1040│續行, 古道過鞍部後繞到稜線南側之字而上, 因為路面茅草, 直上稜線.
    1055│午餐. 1120 續行. 很容易便又接到繞回稜上的古道.
    1145│跟了一段之字而上的古道後在稜上遇到明顯的石階群 (海拔約 2250m ),
        │清理且丈量拍照. 石階寬六尺, 階高約 17cm , 踏面深度約 25cm 深.
  PM1215│續行. 此後是全程茅草最密的一段路.
    0145│2370m 峰, 古松參天, 從此林相轉佳. 沿稜轉南行, 古道在稜線西側未跟.
    0215│2396m 峰. 之後往東陡下.
    0220│稜右 (南) 跌回古道上. 此後大致沿古道行, 一些古道崩壞處就跟稜線,
        │常常很快地在某個小鞍又遇回古道了. 這些古道往往也可以繞過稜上的
        │小山頭以節省體力. 如 2410m 峰便由南側繞過. 午後大家都走得頗衰弱.
    0505│約 2470m 處, 左下方有崩坍地. PM0510 續行.
    0520│沿著古道在稜左 (北) 來到 2500m 谷地, 為一南北向與關門西稜相垂直
        │的平谷, 平谷南端的倒木下有山豬池可取水, 紮營於此.

  今天的路程還多虧了安睎之前來過的兩次有把路衝出來, 所以走起來平順了許多,
  一天的路程便趕過十年前西稜隊在稜上掙扎的兩天半. 這一整天大致都是走在古
  道上, 最大的樂趣就是站在明顯的大道上, 看著近在咫尺的稜線虧一下當年走西
  稜的阿傑應該要切腹第幾次. 不過話說回來, 後繼者站在前仆著的既有成果上看
  事情, 本就應該看得更多更身更清楚.

  今晚住的谷地在地圖上並不明顯, 可能是因為這橫谷淺淺的, 再加上高聳的樹林
  覆蓋, 因此這邊在地圖上只是略顯寬緩而已. 山豬池的池水是濃咖啡色的, 還好
  夜色中看不是很清楚. 煮沸後照樣吃喝. 雖然是很疲累的一天, 但晚上楊老師的
  的談興倒是特別好, 在火邊喝著一杯接著一杯的熱茶, 從國家公園聊到古道調查,
  聊到書籍寫作; 老龍也講到他去年七月幫某大公司企劃的在太魯閣國家公園的為
  生態而走的活動, 聽到很多有趣的事.


關門華表

4/23 C3 -> 關門西稜 -> 關門 -> 稍南的中央山脈主脊 C4

  AM0715│出發. 森森巨檜與鐵杉下, 箭竹縫裡的鑽行. 一路東攀, 陽光從前方細
        │細細灑進林子裡. 臉上被茅草簽名留念簽得滿滿的忠和仍是一馬當先;
        │安睎邊走邊讚嘆著怎麼天氣一直都那麼好; 阿傑大概走得太優哉了, 唸
        │唸有辭好像正在背詩; 殿後的老龍很忙, 不小心就採了滿袋的箭竹筍.
    0830│約 2700m 的瘦稜部份, 可見到左右各一股稜線接往關門西峰.

  整條關門西稜除了安睎他們前兩次來所綁的路標外, 還有北岳在去年十一月才來
  過的路條. 這段箭竹林因為稜線清楚, 近年內的幾支隊伍鑽過的地方都不會差太
  多, 因此後來的人再鑽行也會好走一些. 所以之前雖然聽聞的這段箭竹林被形容
  得咬牙切齒, 但我們這趟走來倒是覺得還好. 古道依然是在稜線附近盤桓, 只是
  沒人想去理它了, 因為只要一離開稜線上的箭竹縫, 果然就是咬牙切齒.

    0950│接到草地. 因為後來還是忍不住跑去跟了段古道, 沒跟上隊伍, 在最後
        │那段稜線已不明顯的竹林裡只好自力救濟慢慢鑽爬, 不但晚了約 10min
        │才到草坡, 跌出箭竹林的地方也跟隊友差了十多米遠. AM1005 續行
    1020│沿草坡抵關門西峰西稜平緩處的水池 (涸) , 重見天日後, 有風景好的
        │地方都會忍不住想混一下. 咬著鮮嫩的箭竹筍在無雲的藍天下數著山頭.
    1045│續上行. 草坡小走一段後跟著古道再次進入關門西峰南側的樹林中.
        │這段古道已被清理得相當好走.
    1105│關門山與關門西峰間的鞍部, 再接草坡. 一道淺草谷直直通往關門山,
        │谷底散著幾處黃水塘.
    1130│關門水池. 水色清澈, 是南三段七彩湖與太平溪源間最穩定方便的水源.

  火傘高張, 當一伙人正賴在水池南側古道旁的樹林邊躲著太陽, 忽然就聽到安睎
  的喊聲「找到了! 找到了! 」大夥兒湊過去看, 在幾叢矮樹間藏了一對相距十二
  尺, 南北相對的深洞, 找到的是當年立華表木柱的孔洞. 這對孔洞深一米, 直徑
  40cm, 剛好在東西向古道的兩邊, 北洞東側並在一起的還有個深 40cm , 直徑約
  20cm的較小柱孔, 顯然是當年放門軸的地方. 遙想當年情景, 在今關門山 (當年
  這片草地上的最高崙頭) 隔著水池的正南的小丘上立有一木造關門, 每天清晨向
  東拉開十二尺寬的門板, 回頭望向百步外的營盤, 營盤後樹林上的朝陽, 把草原
  上的露珠照得閃閃發亮......

  整個關門山草原的形勢大概是這樣的: 以水池為中心, 在其正北, 西北, 與東南
  共有三大崙頭. 最高的正北 (即關門山) 崙頭, 與東南方的崙頭間是中央山脈正
  脊, 水池便位於約與此稜平行, 西北北-東南南走向的狹長淺谷中; 正北崙頭與
  西北崙頭間是關門西稜的正稜; 西北崙頭與東南崙頭之間的連稜, 則是一條從水
  池南邊繞過的弧線, 從水池的西南南側接到這段稜線的關門古道, 就是續沿著這
  條稜線東行, 再略偏南進入東南崙頭西側的森林裡.

  當年的木造華表就立在關門山隔著水池的正南的小丘上, 東邊百步遠的古道北側
  有一方方正正約二十米見方, 坐北向南的營盤地基, 這些設計也許還有勘輿學上
  的意義, 也可能只是反映著昔時清國統領的建築觀. 而南三段上過往的山客, 來
  到這邊也只是從中央山脈主脊或在與之平行的水池草谷上經過, 任由華表遺跡靜
  靜地在這躺了數十年.

  下午三時, 背起背包, 沿著古道經山腰走到東南崙頭南側的中央山脈主脊上紮營.


陡落馬太鞍溪

4/24 C4 -> 馬太鞍溪 -> 石洞獵寮 C5

  昨晚紮營的地方約在地圖上 2975m 標高點的南側, 東方本來是成片的迷人雲海,
  凌晨時分雲散, 可見花東縱谷上的燈火. 營地旁的水瓶結冰, 倫太文山在冷冷的
  星空下陪了我們一整晚; 而一早還賴在營地就能從晨曦到日出到朝陽一直欣賞過
  來, 被認為是這個營地最讓人愉快的地方.

  AM0630│出發. 目地是 2975 標高處南邊約一公里處高約 2940m 的巖峰.
    0700│巖峰前山頭, 可直接俯視馬太鞍溪的溪底. 之前沿路稜上或左或右的古
        │道路跡讓人有點麻木.
    0710│續行. 陡下鞍部後古道又清楚了起來, 斜斜由稜西草坡繞往嚴峰後.
    0725│巖峰後小凹. 這其實是並立的南北雙巖間的小凹, 從關門縱走過來會先
        │看到北巖; 從馬太鞍溪溪底的石洞獵寮處仰望, 這雙巖又有如青蛙石上
        │的兩個突起, 古道便從雙巖間的小凹往東直下.

  下一段草坡後的古道上便長滿了杜鵑的灌叢, 一路鑽鑽卡卡, 幾乎沒有可以站直
  身子的地方. 在某處身子彎到都快要親吻到地面的杜鵑樹下, 竟還能看到鼻頭附
  近有著六尺寬的古道規模, 以及呈扇型排列的石階群, 一時還不知是要高興還是
  要抱怨. 這邊的中央山脈東側是非常陡險的掉落, 因此在古道剛離開中央山脈時
  的轉折, 便很需要說明一下.

  首先北巖處東伸有段短稜, 下降不久便斷落深崖, 而南嚴東南方向一開始便是斷
  稜, 之後稍緩, 然後這條東南稜便仍有些陡地降入馬太鞍溪的溪底; 因此古道剛
  開始下降的小方向是之字型下坡, 而大方向就是從南北巖間的小凹先東北切下北
  巖東稜, 接著在北巖東稜的斷落處上方過兩稜間乾溝切回南巖東南稜的斷稜下,
  之後才一路沿著南巖東南稜降到溪畔.

    0900│就在古道剛接到南巖東南稜的地方, 高約 2700m. 安睎很細心地解說著
        │上頭的古道是如何的轉折. 為了探這段古道, 他曾分別從兩條稜線直接
        │殺上巖峰; 我連從雙巖間的小凹下望馬太鞍溪的溪底時都會覺得心驚,
        │他卻能在下頭陡坡的杜鵑叢下找出古道遺跡應該在何處, 此間毅力卓絕,
        │令人佩服. 之後沿稜而下, 林相轉佳.
    1050│約 2350m 的稜緩處休息. 這段稜上的古道是在舒爽的檜林中不停地之
        │字下行, 沿稜而下的我們也不斷地跟古道交叉而過. 不過, 若不是識途
        │老馬的帶路, 在這整條稜線上我們可能會有大半的時間是要耗在困難地
        │形附近找路. 1100 續行.
    1140│約 2200m 的斷稜處, 或稱觀瀑台亦可, 殿後的我一人順著稜線衝到這邊,
        │望著西南方向溪谷對岸轟轟作聲的數百米懸瀑發呆, 其他人呢? 原來他
        │們是在稍高的地方便往東下切了. 會合, 午餐, 1210 續行. 再來的這段
        │陡落需小心地跟稜線, 在一些切回正稜的地方還會動用到繩索.
  PM0150│馬太鞍溪溪底 (約 1750m ). 之前幾乎是順著約 2200m 斷稜往東伸出的
        │稜線下到這邊, 約在過 1850m 以下便不再見有古道遺跡, 而我們也在最
        │後幾十公尺落差時離開稜線, 直接右下乾溝再順著走到馬太鞍溪溪邊.
    0205│往馬太鞍溪上游溯行, 剛開始的溪床並不好走, 走在西北岸的林子裡.
    0215│雙溪口, 主流右邊有一支流來會, 以兩大數小, 多個水道的方式注入馬
        │太鞍溪, 相當罕見; 剛剛在觀瀑台呆望的懸瀑即為此支流的上游. 雙溪
        │口沿主流上行一小段有個極美的清潭, 是這段溯行最美的地方.
    0230│清潭續行. 剛剛自雙溪口回到溪床後便沿溪而走.
    0245│繞上最後一大塊巨岩後溪床變緩 (約 1810m ), 這邊也是古道通過馬太
        │鞍溪的地方, 左 (東) 側檜林平台中有營盤遺跡.
    0255│續溯行至上游的石洞獵寮 (約 1840m ). 紮營.

  今天很幸運地在下到溪邊前都沒有起霧, 定位抓稜線的困難度減少很多. 原本計
  劃中應該是最硬也最危險的路段, 幸運又意外地在午後不久的溪邊告一段落.

  石洞位於在馬太鞍溪 (楊老師一直強調應正名為佟庫蘭溪) 北轉西北流的地方的
  東岸, 就在一個山邊被溪石頂起來的巨岩的下面, 而岩上還立著幾棵巨檜; 石洞
  有兩個出入口, 洞內扣掉一大塊生火的地方後, 其它平坦處還能躺下七人. 今晚
  有兩堆大火, 除了石洞裡的, 還有溪邊空曠處的煮茶吹風; 子夜月落, 抬頭望向
  西北方向, 頂著雙巖的那座山頭靜靜地立在星空下.


翻越倫太文山

  4/25 C5 -> 倫太文山 -> 2630m 鞍部 C6 

  一早起來, 又是個晴朗無雲的好天氣, 昨天才下來的那座巖山, 在藍天下被上一
  層金色的外衣, 溪底的仰視是幅很美麗的畫面. ,

  AM0715│出發.
    0725│古道過溪處, 馬太鞍溪的流向在這邊由西北轉為東北, 初晨陽光也因方
        │位的關係在這邊就可以射進溪谷. 逆光看著發亮的綠葉, 閃閃的溪水,
        │是這條溪最動人的話別.
    0730│往東南方向登稜, 最初稜線甚寬, 路徑不是很明顯, 近年幾支從倫太文
        │山下來的隊伍下到這一帶也都是各顯神通, 自行挑喜歡的地方下溪; 等
        │上行一段稜線與路跡都變得較明顯後, 開始出現大量北岳的路條, 省了
        │不少看路的時間. 所登的稜線為倫太文山西南方向的 2738m 峰的西北稜;
        │事實上, 若在地圖上的 2738m 峰與古道離開中央山脈處的巖峰間畫上一
        │條直線, 此直線通過馬太鞍溪的地方, 也恰是古道的過溪點.
    0815│路右有段紅檜倒木, 斷處工整, 直徑一米, 長兩米半, 這麼大的手筆應
        │是當年清兵築路時所留, 再往上一陣子可見此斷木原來的樹頭.
    0950│石階群, 順便休息, 海拔約 2200m. 這邊還明顯的部份有三十級, 緩緩
        │轉彎的階群還呈很漂亮的扇型排列, 階寬最寬處有四米, 階旁有排水溝,
        │樹縫透空處西北看去, 昨天才下來的巖峰就矗立在對面. 當年的拓路者
        │也曾站在這邊, 不知他們凝望著那座巖山的心情會是如何. AM1015 續行.
    1115│古道開始東折離開此稜 (約 2370m).
    1130│路左有破獵寮. AM1135 乾溪溝,
    1140│右側一平時會滲水的地方午餐, 應為之前獵寮的水源, 不過這時是乾的.
  PM1225│續行. PM1250 崩坡, 斜下緩緩通過. 0100 與 0115 各過一乾溪, 分別
        │是 2738m 峰西北稜與 2796m 峰西北稜間所夾的兩條溪溝.
    0130│路右一破獵寮 (約2540m) , 有雨布蓄水. 隨即登 2796 峰西北稜直上.
    0150│離稜往東平繞.
    0200│2720m 鞍部 (即2796峰北鞍) , 八年前縱走 倫太文-丹大 時曾在這邊
        │渡過缺水的一晚, 年頭過得還真是快啊.
    0345│很衰弱地登頂倫太文山, 古道從山頂南側幾步遠的地方通過. 這時安睎
        │拿出遠傳的大哥大來, 可以通哦, 一伙人紛紛輪流跟山下的親人講起話
        │來, 很怪異的感覺. 分掉登頂罐後, PM0410 開始往下跑.
    0450│2630 鞍, 紮營. 之前 5min 也有石階群, 真是看到麻木了, 不再多記.

  鞍南翻過倒木後有穩定淺褐色水池; 與關門西稜的 2500 谷地一樣, 在前幾次上
  山時找到此水源的安睎說, 像這種與稜線垂直的狹長平鞍的兩端若有巨大倒木的
  話, 通常可在附近找到長年積水的池子, 特此一記.


歸路

  4/26 C6 -> 興魯郡山 -> 拔子山獵寮 -> 約 1100m 處接產道 -> 大豐村 

  今天的預定營地本該在拔子山獵寮. 只是享受了六天的好日子今天終於變天了,
  拜下雨之賜中午就到了獵寮, 濕答答的大伙沒人想在山上多待一天, 就捨棄還要
  大半天才能下到富源的古道, 改走獵徑直接飆下山.

  AM0700│出發. 古道從南側繞過 2692m 峰沿稜而下. 走著走著, 細雨便開始下了.
    0900│1960m 鞍, 此鞍位於 2026m 峰西側, 有岔路北下光復林道. 據說此後稜
        │上是噁心的伐木後次生地, 上次有支橫斷隊伍就是在此叛變, 大伙兒逃
        │往光復林道, 不往拔子山走去. 本隊也是很依依不捨地告別此岔路口.
    1010│2026m 峰東鞍, 進入伐木後次生地. 不過, 大概是因為這邊海拔處雲霧
        │帶氣候終年潮濕, 比起以前去過的萬大林道盡頭或丹大林道四林班支線
        │盡頭的伐木後次生地, 這邊的噁心程度其實還算是很溫和的. ^^;
    1120│興魯郡山 (約 2130m) , 興魯郡的客家話發音與日本話的紅檜很接近,
        │也許就是檜山的意思. 之後的下坡都是原始林, 頗名副其實的山頭.
  PM1230│稜上獵路出現 (約 1990m) , 比起原來的走古道或直接鑽行林子, 速度
        │一下子增快很多. 下雨, 停下來打混的欲望極低, 所以也行進得快.
    0100│稜左一陷落洞中有清澈水池 (約 1830m) .
    0105│拔子山獵寮. 位於稜線北側, 帆布所搭的, 寮下乾爽, 不過大家都溼答
        │答的, 既然來早了又可在今天就趕下山, 沒有太多的討論, PM0110 續行.
    0115│左邊一小岔路, 走約 30 秒可到一石洞, 住個十多人沒啥問題, 這是當
        │年長野義虎走關門古道橫斷所留下的記錄中的第二個石洞宿處.
    0150│約 1710m 淺鞍左下, 這是 1755m 拔子山西北側最近的小鞍, 自此離開
        │古道與主稜線, 往東循拔子山東稜上的大獵路直下.
    0310│接產道 (約 1100m), 剛剛大致所跟的稜線在接產道處的南邊轉往東南方
        │向而去, 而這條產道則是東北東方向之字下到近光復溪時才順溪東出縱谷.
    0550│柏油路右邊的富民宮 (約 210m) . 這間小廟位在出縱谷平原前右邊最後
        │一條山稜的稜尾, 主人相當地熱心招待, 並可借用浴室盥洗.

  今天一天光是靠著兩隻腳就從海拔兩千六下到海拔兩百, 幾乎是破了所有人的記
  錄.  (後來好不容易才想起來, 上次做這樣的事是七年前在一天內從海拔三千一
  的帕托魯山山頂下到中橫海拔四百的岳王亭; 呵, 這種事還是少做為妙. )

  跟半個月前從七彩湖下花蓮一樣, 熱心的唐檢還是幫我們安排了車子要送到花蓮
  市; 楊老師啊老龍啊今晚還要待在花蓮, 正有興致地講著明天要如何順便去看看
  清水斷崖一帶的清古道. 晚上七點多, 大夥兒神清氣爽地在光復糖廠吃冰, 還有
  點不太能相信竟然已經下山了; 每天都很充實的路程, 是因為很多的幸運才會如
  此順利地走過. 鹿野安睎酷酷地說著下次很難再有人只花七天就走完這段路了,
  當時正含著滿嘴冰淇淋的我, 只能笑著跟他點點頭. :)

--
爬崎e山路 彎彎擱翹翹 盤佇山坡 盤佇咱e心頭                 《山路.路寒袖》
汝e情牽著我e愛 我e愛牽著咱e將來 咱勻勻啊行來山頂看大海
寂靜e山路 雙邊相思栽 栽佇心內 栽佇眼前世界
山頂生活無啥感慨 嘎吶聽到咱喘氣e愛 咱勻勻啊行來山頂看大海
山路啊山路 越過來聽到風 山路啊山路 越過去看到雲
野草含著露水 像雲遐呢厚 溼入夢中 溼入夢中 夢浮上山e肩胛頭 夢浮上山e肩胛頭
--
☆ [Origin:椰林風情] [From: ccsun55.cc.ntu.edu.tw] [Login: **] [Post: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