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轉貼][記錄] 94.02 重勘崑崙坳古道 (楊南郡)

作者: past (資料不是人做的事) 站內: Records
標題: [記錄] 94.02 重勘崑崙坳古道 (楊南郡)
時間: 2005/09/05 Mon 19:13:52

※ 本文轉錄自 [OldRoad] 看板

作者: kateberry (綠野幫-綠花寶石蘭) 站內: OldRoad
標題: 94.02 重勘崑崙坳古道 (楊南郡)
時間: 2005/09/03 Sat 13:56:30

重勘崑崙坳古道(一)
http://www.keepon.com.tw/ActiveSite/Article/One.asp?ArticleID=11407

重勘崑崙坳古道(二)
http://www.keepon.com.tw/ActiveSite/Article/One.asp?ArticleID=11427

------------------------------------------------------------------------------

重勘崑崙坳古道

民國94年2月16-18日

參加人員:
楊南郡(領隊)、王素娥、張素玢、鄭素蘭(屏東林務局育樂課股長)、
陳永明(林務局潮州工作站)、吳明裕(潮州工作站高樹分站站長)、
簡文勝(高樹分站前站長)、劉寧忠(資深防火巡邏員)、陳諄芳、
董福隆(排灣古樓社人)、呂豐富(排灣古樓社人)

記錄:張素玢

背景介紹:

1874清同治13年的「牡丹社事件」,使清政府對台政策由消極轉為積極,派沈葆楨為欽差
大臣來台籌辦防務。除了海防,沈葆楨並規劃「開山撫番」政策。同治、光緒年間共開闢
北、中、南三條由西到東(後山)的開山撫番道路。其中以南路(今稱崑崙坳古道)最先
也最早完成(1874年7月-11月),到今年恰好為130年。

「南路」起於鳳山縣治,經赤山、雙溪口、內社(來義社)、崑崙坳(古樓社)、大石巖
,在依丁山南鞍越過中央山脈,順大里力山東稜北麓,東下諸也葛社至虷仔崙(太麻里鄉
金崙),到卑南覓(台東),全程一共183華里(約105公里)。

民國81、82年楊南郡、林古松曾帶登山隊三次探勘崑崙坳古道,93年起,受林務局委託調
查本古道的人文史蹟。楊南郡與王素娥夫妻兩人又多次分段踏查,認為十多年前所畫出的
古道路線有修正的必要,本次探勘便是要將古地圖、文獻研判後,重新畫出的路段找出
來。因為此段古道已經荒廢達一百多年,此行任務艱難又別具意義,林務局特別派出在此
區造林、工作長達30年以上的工作人員以及局裡的登山健將隨行,希望能有突破性的發現

踏查記實

2月16日  晴

8:30  楊南郡、王素娥、張素玢台北搭機出發。
9:25  抵高雄,林務局派車載至潮州工作站,途中聯絡此行事先已約定好的排灣族古樓社
       主嚮導,電話中卻遍找不到,在旁的我們都相當焦急,楊先生趕快通知其親友協助
      「尋人」。
10:30 到達林務局潮州工作站,楊、王訪問資深造林人員,探詢來義苗圃出入山徑,以推
       測古道的可能路線。其他人忙著準備上山裝備、繼續打電話找嚮導,最後古樓社嚮
       導三缺一,主角缺席。林務局資深站長和資深防火員隨行,他倆在此區山中都有三
       十年以上的經驗,林務局並有四位登山健將共襄盛舉,這是崑崙坳古道調查人數最
       多的一次。

十一人分乘兩部車出發,行經雙溪、內社。內社原有的人字營盤,不久前地主計畫興建民
宿,整地後遺址慘遭破壞,曾見舊貌的楊南郡嘆息連連。

車上大家談起未來將整建的國家步道,無不憂心忡忡。事先將登山補給站各路英雄如ACAN
兄等,對於國家步道的想法與建言印下來,拿給負責國家步道業務的張道明參考,忠言逆
耳,但是還是請他考量愛山者的意見。張滿腹難言,表示國家步道是林務局較新的業務,
才開始規劃,屏東地區只有一人負責,工作量奇大,光是案上作業、公文就處理不完,常
常加班,遑論到現場監督工程,他感到相當無奈,他是一位很有責任感的人,也有心做好
工作,我們希望能助他一臂之力,向上面反映。

12:20 到達來義苗圃登山口,整裝、午餐。
13:05 嚮導來會合,第一批先出發,陡上。才吃飽,一上路就是陡坡,好累。
13:45 第一水源,休息。
14:20 由便道接上警備道路(木馬仔),路變寬、較平緩。天氣甚佳,對面的久保山、山
       後的泰武聚落、遠遠的屏東市都清晰可見。林務局人員說:去夏的七二水災,由南
       到北山林受創都很嚴重,出雲山林道毀損嚴重,往古好茶、古茂林山徑過不去。剛
       從萬山舊社、萬山溫泉回來的友人老杜,也說萬山二號橋下的溪谷填高了四、五公
       尺,溪中的大石、深潭都被大水沖刷得十分平坦,最慘的是,萬山溫泉已遭滅頂,
       聽來真的令人沮喪。
15:30 至叉路,休息。直行上衣丁山,右上舊古樓。(1325M,221241  2490408 )
15:40 上路,才走沒多久,聽到楊南郡急促的召喚聲,大家趨前一看,路旁一隻藍腹鷴被
       吊子捉住,羽毛光澤鮮豔,這是我第一次看到野地的藍腹鷴,抱在懷裡,解開繩子
       之前,請伙伴幫忙照幾張相。

走沒幾分鐘,又看到吊子,陷阱做到路中央,太囂張可惡了。將繩子彈開,免得又有珍禽
遭殃。繼續前行,見羽毛散落一地;又是藍腹鷴,不知已被捉走還是被其他野獸吃掉了。

16:35 至前次紮營處,找水源。但水量極少,再往前找,探路回來,因水況也沒好到哪裡
       ,便決定在這警備道的寬平處過夜,拉起天幕,只有我和鄭股長兩個女子睡營帳,
       其他都「天人合一」。

日治時期修建的警備道約一公尺寬,路肩駁坎修得十分平整,工法和清代、原住民不一樣
,很容易可分辨出。當時的駐在所警員定時巡視維修,所以路況不錯。

17:00 準備晚餐。

今天的行程不算累,大家都沒有疲態。楊南郡在火堆旁和嚮導討論明天的路線。明天將是
此行關鍵;推估出來的假想方向到底對不對?淹沒了130年的部分路段能否找到,在此一役

-------------------------------------------------------------------------------

2月17日 晴

夜裡聽到許多動物的聲響,睡睡醒醒,隱隱約約聽到鳥鳴----天亮了。

5-6:00 陸續起床,準備早餐。
7:30   出發
7:50  至分叉口,左行往古樓舊社,直行往直昇機臨時停機坪,該處為日本時代的古樓蕃
       童教育所。古樓社位於中央山脈西側,是最靠近山脈主脊的一個排灣大社,曾是全
       臺灣最大的原住民部落。1930-32年移川子之藏來此調查,記錄有295戶,1717人。
       根據楊南郡研判,古樓舊社應該是清代文獻所稱之崑崙坳社。

離開警備道路,左行入舊部落,道路變窄,荊藜叢生,被原住民婦女拿來當天然腮紅的圓
葉鐵線蔓生至道路上。從這裡開始,就要將虛擬的古道路線找出來,原民目前多利用警備
道,並沒有人走過似清代古道的途徑。眾人在此下背包,由資深巡山員、潮州站退休站
長,帶兩名古樓社人砍出莽莽獉林,先行找路。

陽光甚強,約莫半小時,大家紛紛找樹蔭等待,楊南郡夫婦跟我們上起野外課程,講述過
去調查古道的經驗。

9:00  經過了一個鐘頭,高聲呼喊,四人毫無回音,可能找得不太順利,我們有點擔心。
10:40 聽到悉悉索索的聲音,探路的四人好像回來了,他們臉上帶著勝利的表情,大喊:
       找到了!找到了! 大家齊聲歡呼,楊南郡尤其興奮,帶頭直衝,每個人都拿起手
       上的工具,砍除雜木草芒,就在離部落約一公里左右的下緣,淹沒了130年的的清
       代古道重見天日。

古道有六尺寬,路肩石、上駁坎、下駁坎,在若干路段仍清晰可見。古道大致在部落下方
沿著等高線前進,不久見一豎立之大石,前面並有如座椅之橫石,應為人工堆砌,似有所
象徵。大家停下腳步,在古道留下值得紀念的一刻。

11:50 到溪底水源準備午餐,溪邊長了幾棵假酸漿(原民稱為Lavilu),其葉鮮嫩可口,
       摘了一大把加到麵中,也補充一些綠色纖維質。
12:35 出發
12:50 至一乾溝,僅有潺潺溪水,中間成形伏流。到此路徑又變得不明顯,先鋒部隊往下
       找路開路。
13:45 山豬等人回來,摃龜。人員留在溪底,他們再往上探。
13:55 過溪繼續往推進,且戰且走,古道駁坎約略可見。
14:15 進入一相思路林,再往前就是崖邊,下切極深,隊伍又停下。經驗豐富的劉寧忠、
       山豬、董仔在上、下都找不到路,硬要切下山谷,坍方嚴重,即使獵人也不敢冒險
       。商量之下,決定今天在此過夜。大家各自在相思樹林中找位置打舖。
17:00 晚餐菜色豐富,有萬巒豬腳、滷花枝,但是此行11人共四天,白米才帶一包,麵條
       兩包,今晚過後晚上主食就沒了,何況還有明後兩天,翻翻所有的糧食,餅乾、糖
       果一大堆,楊南郡不禁光火,說又不是小孩子郊遊旅行。 嚮導表示,翻過山有個
       獵寮,應該有存糧,吃完飯他們去借些回來,大家這才放下心。

儘管清代的古道一部分又中斷,但是重勘調查的目的總算有結果,將十二年前的路線加以
修正,十一個人見證了130年之久的崑崙坳古道重新「出土」,也是一樁值得慶賀之事,圍
著營火,有人從背包摸出清酒、有人掏出高粱,原民最喜歡的還是「AMERICA」(米酒),
酒酣耳熱之時,許多陳年舊事紛紛出籠。

原民最喜歡談打獵的豐功偉業,不過這次有林務局保育課股長在場,只能輕輕帶過,今晚
最HOT的人物,莫過楊南郡的太太,王素娥。王筆名徐如林,在我還不認識楊南郡先生之前
,倒先曉得有徐如林這位奇女子。她曾發表了一篇「孤鷹行」,描寫一個女子背著二十
幾公斤,隻身登攀南湖中央尖的經過,內容有如劇情,文筆又非常流暢,在女子登山總享
受特別待遇的年代,這篇文章發表後,十分轟動,大家紛紛打聽可真有其人?真有其事?
其實她在高中以前就得到許多作文比賽首獎,又寫的一手娟秀的小楷,光靠拿筆桿就賺得
許多外快,別人都還在租借登山裝備時,已經都自己買齊了。她剛滿20歲時,就考取高山
嚮導證,在台大登山社十分活躍。野外求生一禮拜沒食物照樣過活,生捉毒蛇,將十幾條
蛇串在竹竿剝皮煮湯;也曾剝猴皮煮肉(大家的臉已經三條線------這樣的怪ㄎㄚ!)
王素娥不但筆鋒銳利,又是跆拳道黑帶,外加烹飪高手,為楊南郡調查古道最得力的搭檔
,縱橫中央山脈,現在也是行銷廣告界的怪俠黑傑克-----她的英勇事蹟大家聽得一愣一愣
,群雄頓失顏色。悠悠古道,唯見一代女俠──徐如林!

2月18日 陰雨

前一晚在坡度約3、40度的相思樹林間過夜,我找了一處上下都有樹幹的地方橫向躺下,卡
住身體,以免半夜總往下滑,但是樹底老有毛蟲落下,跟隊友借了一塊塑膠布,綁在四根
樹幹充當天幕,就帶著微醺進入夢鄉。

睡夢中隱約有噴槍的聲音,誰在起火?閃耀不定的頭燈,誰起身上廁所?是夢中,是真實
還搞不清時,雨點已經一滴滴落下。天啊!原來是呼呼的風聲,伴隨閃電雷鳴,雨愈來愈
大滴,趕外收拾鋪蓋,躲進鄭姐的營帳。原先七橫八豎睡在林間的隊友也紛紛起來,拉開
雨布窩在裡頭。這時令,這樣的雷、電、雨,相當罕見。

開始煮早餐,嚮導去獵寮借米、麵條回來了,雨下的正大,不過糧食總算即時補給到,要
感謝那不知名的獵人。

雨中動作慢了許多,四、五點起床,弄到七點半隊伍還沒動身,楊南郡顯然生氣了。

7:45  出發,65度陡上,裝備淋了雨,感覺重了許多。
8:15  小歇
9:15  接到第一天的警備道路,雨絲毫沒有停歇的跡象,楊考慮這樣的天候是否要冒險前
       進。
9:50  到達第一天曾經過的石板休息處,以目前霧濕路滑的狀況,一天之內可能無法到達
       大石巖營盤,也許不該繼續前進。
10:05 出發,至分叉口,王素娥提議現在天色漸開,不如走到獵寮,輕裝帶乾糧到大石巖
       ,當天回到獵寮過夜。
10:25 至獵寮放下重裝,補充行動糧。
10:50 向大石巖出發,下坡路段佈滿苔石,一不小心就滑跤失足,下行速度甚緩。
11:45 至水源處,以葉片接水好帶回獵寮。
12:10 經過部落遺址,有些耕地駁坎遺留。
12:30 雨勢又大起來,大家穿上雨衣、風衣,先擋一陣。上山前一刻,我毅然決然將雨衣
       抽出,放在車上,此時不免著急。山青說今天恐怕都是這樣下下停停的天氣。噯,
       慘了!

坡度變緩,走進一片金毛杜鵑林中,輕便雨衣被樹枝刮得抽絲。此時赫然看到楊南郡夫婦
詩情畫意地撐傘前行,王說她爬山不穿雨衣的,反正一樣裡外皆濕,拿雨傘就行了,即使
攀登峭壁懸崖。(眾人臉上又三條線!)

雨越下越大,考慮撤退,但是最難走的下坡段已經過了,皆下來是長長的緩坡,很舒服的
杜鵑林,不過下到溪底,又有一險峻的路段,以今天的狀況走起來真的危險。

決定撤退,大家向後轉。返回五分鐘不到,雨又停了,楊先生還是很想把我們帶到帶大石
巖營盤,因為這次的成員都很不容易來這一趟,就這樣回去不免留下遺憾。所以又轉頭說
走吧!幾步路,雨又下了,我們就在杜鵑林中來回躊躇。最後考量獵寮是風口,今晚無法
容納所有的人,營帳只一小頂,糧食不太夠-----回去吧!

14:00 回到獵寮,將米全部倒進鍋中,大家這回能盡量吃飽了。

林務局人員開使用無線電和地面聯絡,通知他們今日便將下山,希望能派車來接,誰知今
天平地正在牡丹水庫舉行防火演習,萬分火急,沒人「鳥」我們。

預估五點左右回到登山口演習該結束,到時再聯絡吧!

15:10 上到石板休息處。
16:40 溪底休息。一下雨,岩石又濕又滑,反比上山時走的慢,眾人還頻頻摔跤,攀著山
       壁的左手,時有螞蝗吸附。
17:00 抵登山口。楊先生提醒我們趕快檢查腳部,清除螞蝗,他們夫婦卻老神在在,褲腳
       翻都不翻,難道要等螞蝗吸飽自動掉落?一路都打著綁腿的我總算沒白費,腳上清
       潔溜溜,其他人則多有「捐血義舉」。好奇的問楊先生:你不怕螞蝗?他笑笑說:
       我爬山一向穿上太太的絲襪,螞蝗鑽不進來。哇!我們又輸了!
18:20 無線電、手機拼命撥,從天亮等到天黑,這時候誰也不想再踢長長的來義林道。遠
       遠看到車燈,總算有人搭載我們下山囉!

--
Origin :   ˙淡淡的山岳天   bbs.tkumcc.idv.tw

留言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