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轉貼][記錄] 95.03 浸水營古道(嘉義市登山協會)

作者: past (淡淡的) 站內: Records
標題: [記錄] 95.03 浸水營古道(嘉義市登山協會)
時間: 2006/04/10 Mon 01:25:59

※ 本文轉錄自 [OldRoad] 看板

作者: kateberry (綠野幫-綠花寶石蘭) 站內: OldRoad
標題: 95.03 浸水營古道(嘉義市登山協會)
時間: 2006/04/10 Mon 00:19:10

http://www.keepon.com.tw/ActiveSite/Article/One.asp?ArticleID=15613

浸水營古道-尋幽訪古,輕鬆行!

日期:2006年3月11.12日
領隊:陳鎮鋒  嚮導:李大興
人員:7員(5男2女)
紀錄:JAMES

行程:
D   日:嘉義市-中山高(南下)-國道8(東向)-國道3(二高)(南下)-南州交流道下(左轉187縣道)-臺一省道(南下)-佳冬戰備道(省道431.5K)左轉-132縣道(右轉)-185縣道(沿山公路)(南下)左轉-大漢林道-新開-大漢檢查哨-浸水營古道入口(林道23.5 K)。

D+1日  浸水營古道入口-浸水營舊址-出水坡-姑仔崙社-苗圃-吊橋-加羅"土反"部落-大武橋右轉(臺9線)-楓港(臺1線)-南州交流道(北上)-嘉義市。


3月春暖花開的季節,電視氣象報告:冷氣團南下,低溫下探10度,很冷耶!臺灣南部不下雨,太好了!我們一行7人(5男2女)於11日12:30時乘坐領隊阿鋒的中華三菱再度出發,前往屏東縣春日鄉浸水營越嶺古道輕鬆行!

浸水營古道清代時稱三條崙古道,是台灣西部通往東部的三條越嶺古道最南的一條,全長約47公里,從屏東水底寮石頭營至台東大武,全長約47公里,目前一般遊客或登山團體,大部份由大漢山林道23.5公里處登山口起登,至茶茶牙頓溪上之姑仔崙吊橋或再前行至加羅"土反"部落為止,此段路林木蒼翠、綠意盎然、行來愜意。吊橋至加羅"土反"部落,目前需走河床便道,無遮蔭較為辛苦。

14:10下二高接台一省道至佳冬戰備道第二個紅綠燈左轉,往力里、七佳於屏185縣(沿山公路)右轉行約2.5公里左轉(大漢林道)往新開,翻閱地圖,亦可由七佳、力里接大漢林道,我們選擇第三條路線,是因去年前往舊七佳時,走錯路發現這裡可通往大漢林道,所以這次選擇它!屏185縣(沿山公路)左轉大漢林道往新開,轉彎處有一小山頭:紅頭山標高79公尺,嚮導大興說想上去瞧瞧!滿山雜草叢生沒發現有路徑、日頭赤炎炎,大家提不起興趣,作罷!於新開村休息後,經崁頭營至大漢檢查哨(6K),左側有路由七佳歸崇檢查哨上接到此處,於大漢檢查哨辦理入山証,警員非常客氣,閒聊中得知他是由歸崇騎機車上來支援的,並贈送一張「往大漢山浸水營姑子崙山登山健行簡訊圖」供我們參考,亦提醒山區小心、祝福聲中續行!7.5K右下 崁頭窩山(標高728公尺三等三角點),約8K左邊有產業道路由力里接至此處,11.1K左上 力里山(標高1170公尺三等三角點),12K力里舊部落現有住戶12戶,續行13K右下具馬奴山(標高1111公尺三等三角點),16.4K左邊產業道路可往日暮山,另加上大漢山及浸水營古道上的姑仔崙山、出水坡山等,一條大漢林道便有如此豐富多座的中級山,真的值得花點時間一探究竟。沿林道往北望稜線清晰、遺世獨立的一座山,再翻閱地圖印證原來是 石可見山,去年兩次前往舊七佳石板屋時,有路標指示但查了路程、時間無法配合可能會摸黑下山,決定不上去,南部的山區不熟悉,還是保守些比較好!

16:30大漢林道23.5K,浸水營古道入口空地,環境還不錯今晚借宿於此地,唯地面較潮溼,防潮要作好便可,今晚大概只有我們住宿於此,打理好後,氣溫稍低,只見滿天星光,觀星、聽蟲鳴好不快活!21:00夜鴞聲、蛙鳴聲伴隨著入眠!夜間林中生態環境是如此的豐富!

3月12日
06:10帶著滿足的心情離開溫暖的睡袋,起床了!今天時間充裕,放慢節奏,好好享受山林美景!07:50打理好,與領隊阿鋒研討預計中午在溪底營盤吊橋吃午餐,阿鋒開車到大武轉入溪底營盤吊橋接駁,我們一行六人出發!循登山口產業道路前進約五分鐘聽見登山口車聲、人聲鼎沸,立刻用無線電和阿鋒詢問,回答:今天不會寂寞了!剛剛與四部小巴錯車,大約七、八十人!看來滿山遍野都是人希望不會太擁擠。北望南大武、北大武山清晰可見,上個月剛去北大武印象深刻,大武祠至三角點的稜線清楚呈現眼前,那段路讓我回味無窮,下次還想去!續行離登山口約20分鐘一岔路,取左進入步道,沿路濕滑泥濘,林相豐富,循鳥叫聲搜尋,樹枝間有許多不知名的鳥類,真的如前輩們說的放慢腳步仔細觀察、欣賞,讓心情沉澱,體會、享受大自然給我們的饗宴。步道走約十分鐘到達『州廳界』立一自導說明牌:標高1437公尺、此地終年雲霧深鎖,年雨量高達5200mm,又因地勢平坦易積水,是浸水營的由來。小休喝水,續行約5分鐘右側一岔路往姑仔崙山,暫且省略。仍然是一路下坡,心臟沒有爬坡那種強力脈動的感覺,原來我老婆說:你為什麼不找一條只有下坡的路給我走!這裡不就是,下次一定帶妳來!其實下坡一樣也是很累,出來走走活動筋骨,接觸大自然,讓身心享受無拘無束的感覺!

續行約10分鐘至浸水營盤、浸水營駐在所遺址,自導說明牌敘述:標高1280公尺、清光緒8年(西元1882年)屯兵30人,原稱大樹林營,光緒20年(西元1894年)改稱浸水營。日明治34年(西元1901年)日人設浸水營駐在所,大正3年(西元1914年)浸水營事件,日警、眷屬被殺,駐在所燒毀,昭和11年(西元1936年)撤廢,遺址尚保存石砌駁坎、圍牆等。站在遺址上放眼已是林木參天、雜草叢生,回想之前的歷史事件均已然過往雲煙,不勝噓唏!

正當沉思中,忽聞步道有急促的腳步聲,遠處已見三員半百以上的大哥,邊跑邊往後瞧,好像深怕被自己的隊友趕上,這種跑山的方式還不如在操場跑步比較安全,不過也不能評論他們,也許他們就是以這種方式登山樂在其中!

林道從此下去較為乾燥,走起來亦較輕鬆,不知不覺約40分鐘已到A點休息區,嚮導大興煮咖啡鼓勵大家,結果瓦斯爐不爭氣,每次點火不到20秒就熄火,可能是太久沒帶它去爬山,耍脾氣了!別隊的山友已陸陸續續到達,哇!真多人!不輸給假日登大武山的山友。和其他隊山友閒聊後亦啟程往下一站前進,B點休息區不休息續行,咦?怎麼那麼多人在草叢中休息,原來又走了約1小時已到出水坡營盤,自導牌上敘述著:此地含一標高約715公尺的小山頭,光緒8年(西元1882年)設出水坡營,屯兵30人,分3隊。日大正8年(西元1919年)新設出水坡駐在所於清營盤址上,大正15年(西元1926年)遷移至原址西方約400公尺,昭和20年(西元1945年)撤除。遺址分兩大區塊,有水泥屋基2棟、升旗台等。約百來人散佈在山徑兩旁,或蹲或坐吃著午飯,煞是壯觀,我們亦於此地小休片刻,和嚮導大興找尋遺址的位置,坐在升旗台上,想像當時升旗的情景,更諷刺的是在我們的土地上,升他國的國旗,無限感慨!告別此地前行約20分鐘,路旁立一指示牌:往出水坡山。岔路右上約1分鐘見到出水坡山二等三角點、標高655公尺。再右邊前進約15公尺見另一座三角點上刻:聯勤四0一廠。也許經過時空轉換、物換星移三角點已位移數十公尺了,或拜科技進步更精確的位置在此。不去研究它,看了手機上顯示時間已12:10分,已走約4小時餘,難怪肚子已有點餓,與領隊約好在吊橋吃中飯是錯誤的決定,在山上各種變化均無法讓你確實掌握,還好行動糧發揮功能,領隊的大女兒步伐較慢,我和嚮導大興沿路陪她走,雖是稍慢但精神值得鼓勵,況且以她這種年紀的小女孩,現在大概都在逛街、上網要她們餓著肚子、流著一身臭汗、走在綿延無盡的山道上,我想沒幾同齡的孩子願意來,叔叔、阿伯給妳最大的敬意、加油!

經過稍微補充體力之後,繼續行程「不走是不會到的!」過了「木炭窯」、便橋行行復行行,在第二座便橋一處山凹旁的樹枝間、樹葉上發現成群飛舞的蝴蝶,煞是壯觀。又是不學無術,不知其名,只好靜靜欣賞。不知不覺中又走了1小時已看到茶茶牙頓溪,用無線電呼叫領隊可以煮中飯了!大家都餓扁了!通過綠色的柵門後苗圃已到,這裡也是「溪底營盤」舊址,自導牌上敘述:此地標高150公尺,清光緒10年(西元1884年)設溪底營盤,屯兵30人,日大正5年(西元1916年)日人設姑仔崙駐在所於此,大正12年(西元1923年)遷至稜線上方,民國57年(西元1968年)林務局設苗圃和林相變更招待所,長達120公尺的浮築道路為清代所建。照完相後也無心欣賞快步衝向中飯處,途經姑仔崙吊橋還是停下腳步瀏覽一下,新吊橋已竣工可通行唯工人仍在刷漆中,自導牌上亦敘述著:姑仔崙吊橋架設於茶茶牙頓溪上,是浸水營越嶺古道重要通道,最早架設於日大正6年(西元1917年),當時姑仔崙警官駐在所設於清代溪底營盤舊址上,故稱為姑仔崙鐵線橋,大正7、8年(西元1918、1919年)兩度被颱風吹襲損壞。現吊橋遺址是大正15年(西元1923年)以1250日元重建,時隔70餘年,現僅剩橋衍而已。

原來領隊就在橋下烹煮美食,大家先脫去鞋襪到溪邊梳洗一番,大快朵頤領隊和大嫂烹煮的美食,好滿足!從早上08:00走到這裡已經13:40共走了5.4小時還好!現在才有空環顧四周,早上在山那邊過來的小巴共5部加上其餘車輛數部,難怪這裡熱鬧非凡,陸續有不少山友以各種姿勢下來…一拐一拐的、要人扶的、各種怪姿勢都有,也許平常較少運動吧!早上三位半百大哥夾雜在人群中,疲憊不堪的樣子,被我們發現,我和嚮導只有會心一笑,到山上來的人只要安全,不管你用何方式登山,自得其樂便可!但也不要把自己搞得太累!從古道入口一千四百餘公尺一路下踢到一百五十公尺確實膝蓋負荷很大,真的要保護好膝蓋!

15:00收拾妥當回家囉!沿著河床便道,顛簸、涉溪緩慢前進,距加羅"土反"部落0前約1公里路肩遇一對夫婦,互相扶持著女的已是精疲力盡、一跛一跛痛苦的行走,領隊阿鋒停車順戴一程,於車上閒聊中得知,當初他們的領隊與車行講好在加羅"土反"部落活動中心接駁,如要吊橋接駁還要加600元,原來如此!不予置喙!辛苦啦!車經南迴公路到屏東接二高,在屏東交流道下吃晚餐,豬腳加餛飩犒賞自己今天的辛勞!22:30回到嘉義結束愉快的行程!

後記:
1、古道入口至浸水營駐在所遺址,較潮溼須注意路滑,下至約出水坡駐在所以下天氣較熱。
2、全程約八成的路徑均在林中,飲水攜帶適量便可,全程未發現水源。
3、吊橋經加羅"土反"部落至大武便道夏季大雨過後先詢問再前往為宜。
4、最好有非常瞭解這條古道人文歷史的導覽人員陪同,行程將更加生動。

--
Origin :   淡淡的山岳天  bbs.tkumcc.idv.tw
Author:  kateberry  從  218-174-212-214.dynamic.hinet.net  發表

留言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