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zce (薰衣草之戀) 站內: MountainNews
標題: [文摘] 回眸馬特洪峰 - 1
時間: 2006/12/17 Sun 16:48:25


回眸馬特洪峰(1):一隊人滑墜喪生

時間:2006年12月13日09:33


  譯自《Alpinist》Vol.16,Mountain Profile,The Matterhorn

  文/Herve Barmasse、Luca Maspes

    圖:晨光中的馬特洪峰東壁和北壁,瑞士瓦萊州 photo/Mario Colonel


    Gaston Rebuffat:決心能夠帶領一名攀登者去他所要去的地方,
                     然後活著回來


  我熄滅汽車引擎,在這十月的黎明,孤身一人走向切爾維諾,這
草原上的角峰,王者之山。在山腳下出生,少時就決心要依靠她生活,
為她生活。她已存在了萬年,主宰著周圍的環境,決定著我的生活。
看著我。[譯注:瑞士著名的山一般都有三個,甚至四個名字。馬特
洪峰就是一例,除了Matterhorn(德語及英語)外,還有Mont Cervin
(法語)和Monte Cervino(義大利語),在當地,她被親切地稱作
Horu(山峰在瓦萊州方言中的發音)。

    馬特洪峰名稱的來由是德語Matt(解作山谷、草地)和horn(山峰
呈錐狀像一隻角)。馬特洪峰在法語和義大利語中又被稱為切爾維諾峰
(Cervin/Cervino),它的來由則有各不相同的說法。其中之一可追溯
到法國文藝復興時期著名作家拉伯雷作品中的一個人物切爾維諾
(Cervin),他陪同巨人王穿越瑞士,傳說中,巨人王途徑之處,都會
被踏為平川。

  由此便可以想像這座以前高大無比的冰山為什麼如今只剩下了一座
山尖。另一種說法是說這個名字來自Mons Silvinus。在拉丁語中“silva”
是森林之意。著名的研究者霍拉斯‧貝內迪克特‧德‧索熱爾
(Horace-Benedict de Saussure)卻認為silva中的“s”是由“c”
(cerf則是鹿的意思)演化過來的。


  冰川塑造了馬特洪峰四條尖銳的棱線,冰鬥侵蝕後留下了一座完美的
金字塔山體。四面岩壁分別對應著義大利境內的瓦托內切(Valtournenche)
和布裡耶(Breuil)以及瑞士的瓦萊(Vallese)和策馬特(Zermatt)。

    我在瓦托內切鎮金屬器材和釘子悅耳的碰撞聲中長大,看著父親如何
為開闢新路線細緻準備,聆聽叔叔講述那些在山上追求夢想的攀登者們
童話般的生活。所有瓦托內切人的生活都與這座山峰緊密相連——成為
她的歷史,她的嚮導,她的攀登者,當然還有那些偉大的攀登本身。
加斯頓‧裡布法特(Gaston Rebuffat,譯注:首位完攀歐洲六大北壁者,
那句“決心能夠帶領一名攀登者去他所要去的地方,然後活著回來”就是
他說的)稱之為“冰雪聚攏的岩石雲彩”。她在我們的生命中留下了無法
抹去的印痕。

  年輕時,我完全依靠山峰維生,做過嚮導、攀登者、滑雪及單板滑雪
教練,還有山地攝影師。最後,我很自然對山峰——我一生的朋友,發起了
挑戰:我要在岩壁上留下自己的印記,就如同她對我們的生活所做過的。



--

老子道德經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
夫唯不爭,故無尤。」

--
Origin :   淡淡的山岳天   bbs.tkumcc.idv.tw
Author:  zce  從  125-230-160-190.dynamic.hinet.net 發表
 

-------------------------------------------------------------------------- <

作者: zce (薰衣草之戀) 站內: MountainNews
標題: [文摘] 回眸馬特洪峰 - 2
時間: 2006/12/17 Sun 16:52:41




回眸馬特洪峰(1):一隊人滑墜喪生

時間:2006年12月13日09:33


  譯自《Alpinist》Vol.16,Mountain Profile,The Matterhorn

  文/Herve Barmasse、Luca Maspes



  早年時光——無法攀登的山峰

  馬特洪峰位於平原之上,附近沒有其他高山爭鋒,更突出了她
簡潔的外形和閃亮的冰雪,她就是美的代名詞,神聖不可侵犯。在
歐洲人的集體記憶中,馬特洪峰就是阿爾卑斯的象徵。裡布法特曾
如此形容潛藏在人們心底的那個關於馬特洪的夢想:“我從沒走出過
家鄉普羅旺斯,但我知道馬特洪峰。讀書時,校長有次對我們說,
‘現在,畫出一座山。’所有學生,不管有意還是無意,統統都畫了
馬特洪峰。”她也因此吸引了數不清的攀登者,他們嘗試的過程,
其中的失敗與成功足以累積成一本關於攀登歷史、文化情節、高山
夢想的厚重的羊皮書。

  1789年,早期阿爾卑斯探險家霍拉斯‧貝內迪克特‧德‧索熱爾
將這座山峰命名為“三角形岩石紀念碑”,“這個地區最美麗的風景”
。但在1792年完成首次使用三角測量法的高度測算後,他得出的結論
是這座山無法攀登。

  自此直至1857年,攀登器材和攀登技術都進入了一個高速發展的
時期:在登山杖的基礎上衍生出了有手握把柄的冰鎬,並且冰爪的雛形
也開始被引入登山(儘管在當時,很多人要麼將其視作一種人工的輔助
而拒絕使用;要麼還對它缺乏足夠的信任)。同年,阿爾卑斯俱樂部
在倫敦成立,雖然最初只有八位成員,但他們的探險活動開始引起公眾
的關注。大約八十年之前,阿爾卑斯山脈的最高峰勃朗峰就已經被登頂。
一些探險家們正把注意力轉向那些更加高大的山脈,比如喜瑪拉雅和
喀喇昆侖,但在歐洲,仍然有一道無法回避的難題:馬特洪峰。

  “神槍手”讓-安東莞‧卡雷爾(Jean-Antoine Carrel),瓦托內切
一位30歲的獵人,是第一位嘗試攀登馬特洪峰的人。1857年,他和自己
的兄弟讓-雅克(Jean-Jacques)以及牧師埃米‧葛雷特(Aime Gorret)
開始沿西南山脊向上探索。到1858年,他已經多次攀登到3960米的高度,
非常靠近今天“Luigi Amedeo”木屋和“Carrel”木屋所處的位置,也
就在這一年,愛德華‧溫伯爾(Edward Whymper,譯注:也就是前文提到
的倫敦阿爾卑斯俱樂部的創建者之一)來到了小鎮。


  英國人愛德華‧溫伯爾是一名野心勃勃的攀登者,20歲時就因為在
阿爾卑斯山脈完成一些艱難的首登路線而名聲大噪。抵達瓦托內切後,
他諮詢了很多當地人,希望能找到一位合格的嚮導去攀登馬特洪峰。

    所有人的答案都是:讓-安東莞‧卡雷爾。

  在《阿爾卑斯的攀登》(Scrambles Amongst the Alps)一書中,
溫伯爾將卡雷爾描述為“我所認識的第一流攀登者中唯一相信馬特洪峰
是可以攀登的人。有他,就有戲;沒他,就歇”。卡雷爾外表粗俗,做事
膽大心細,信念堅定但待人稍顯冷漠,當然他的攀登技術在當時是無與
倫比的。很多人都說他是永遠不會迷路的嚮導。兩人合作完成了多次嘗試
,並且使用了一些獨創的器材,其中一種保護裝備非常類似於今天大岩壁
攀登中使用的天鉤(Skyhook)。

  然而合作並不總是一帆風順。義大利人抱怨英國人太過高傲自大,
有幾次卡雷爾乾脆撇開溫伯爾自己去登山,終於在1865年,他私下與
赫赫有名的塞拉(Sella)家族——兩年前,他們創建了義大利阿爾卑斯
俱樂部,達成了聯手協定。可以想像在1865年的七月,當溫伯爾興沖沖
跑到布裡耶,卻發現自己的嚮導甩手不幹,另有安排時,錯愕,轉而暴怒
的樣子。

  溫伯爾迅速返回策馬特,召集了自己信賴的夏木尼嚮導蜜雪兒‧克羅
(Michel Croz),同鄉法蘭西斯‧道格拉斯(Francis Douglas)爵士;
道格拉斯雇傭的嚮導陶格沃爾德(Taugwalder)父子,受人尊敬的牧師
查理斯‧哈德森[Charles Hudson,譯注:羅薩山(Monte Rosa)最高峰
達福爾峰(Punta Dafour)首登者]以及羅伯特‧哈多(Robert Hadow)。
隊伍集結完畢後,立即前往瑞士一側的東北山脊。

  或許是由於在遠處觀察時的視角問題,過去人們都以為東北山脊無路
可循,因而也從沒有人從這裡攀登過。但近距離的偵察卻顯示它要比西南
山脊容易很多,這次路線上的轉換在後來被證明是溫伯爾成功的關鍵。

  7月13日,溫伯爾隊七人離開策馬特,在東北山脊根部大約3360米的
位置紮營。第二天拂曉出發,進展順利,只在沖頂繩距遇到嚴峻的挑戰。
下午1:40,人類的腳印第一次留在了海拔4478米的馬特洪頂峰。

  同一天,卡雷爾和隊友塞薩爾‧卡雷爾(Cesar Carrel)、讓-約瑟夫
‧馬丁內茲(Jean-Joseph Maquignaz)以及查理斯‧葛雷特(Charles
Gorret)出發前往西南山脊。當他們攀登到丁達爾峰時(Pic Tyndall)
——1860年,約翰‧丁達爾教授和嚮導喬哈恩‧本寧(Johann Bennen)
首登——聽見了溫伯爾隊慶祝勝利的叫喊聲,更絕的是,那些傢伙還刻意
從頂峰往下扔石頭,以確保卡雷爾隊注意到他們。對於卡雷爾,這位耗費
了將近十年時間去追求在這座“他的”山峰上獲得勝利的人來說,那一刻
,真的是非常痛苦。


--

老子道德經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
夫唯不爭,故無尤。」

--
Origin :   淡淡的山岳天   bbs.tkumcc.idv.tw
Author:  zce  從  125-230-160-190.dynamic.hinet.net  發表

-------------------------------------------------------------------------- <

作者: zce (薰衣草之戀) 站內: MountainNews
標題: [文摘] 回眸馬特洪峰 - 3
時間: 2006/12/17 Sun 16:56:02





回眸馬特洪峰(1):一隊人滑墜喪生

時間:2006年12月13日09:33


  譯自《Alpinist》Vol.16,Mountain Profile,The Matterhorn

  文/Herve Barmasse、Luca Maspes

如果你想登山,就去吧,但請記住脫離了謹慎的思考,勇氣和力量將
不具有任何意義,一瞬間的疏忽可以輕易毀掉一生的幸福。不要匆忙
做出任何決定;看清你邁出的每一步;出發時就要想清楚最終有可能
遇到的所有情況。  - 愛德華‧溫伯爾 -




  在展開旗幟,從各個角度拍下清晰的登頂照片後,溫伯爾隊犯了
一個致命的錯誤:他們用一根單繩把所有隊員連接在一起。結果隊伍中
體力最差並且最缺乏經驗的哈多在下撤時滑倒,繩索繃斷,哈多、克羅
、哈德森和道格拉斯統統在墜落中喪生。

  經歷最初的震驚和絕望後,溫伯爾和陶格沃爾德父子重新振作,
繼續下降。沿路線下撤時,他們看到了難得一見的景象,一道巨大的
拱行霧虹出現在東方的天空。(圖:馬特洪峰早期攀登中最重要的兩個人
,神槍手”讓-安東莞‧卡雷爾(上)和愛德華‧溫伯爾(下)。後者
最終在關於首登的競爭中勝出,但他的四名隊友在下撤時遇難,僥倖
逃生的溫伯爾日後寫下了《阿爾卑斯的攀登》,書中包含了攀登界最著名
的警句之一:“如果你想登山,就去吧,但請記住脫離了謹慎的思考,
勇氣和力量將不具有任何意義,一瞬間的疏忽可以輕易毀掉一生的幸福。
不要匆忙做出任何決定;看清你邁出的每一步;出發時就要想清楚最終
有可能遇到的所有情況。” Photo/Alessandro Beltrami)

  查閱那個時期的媒體報導,你會發現在首登結束後相當長的年月裡,
溫伯爾一直都是最聲名狼藉的攀登者。維多利亞女皇顯然被山難嚇著了,
她甚至考慮過在國內禁止攀登運動。公眾對於此事的看法也分為兩派:
反對者認為登山是一種病態的愛好;贊成者則看到了其中蘊涵的浪漫,
而馬特洪峰在歐洲人心中的印象也從此和山難緊緊捆縛在一起。(右圖:
Gustav Dore's創作的版畫,描繪了馬特洪峰首登隊下撤時的悲劇)

  首登兩天后,也就是1865年7月17日,為了捍衛瓦托內切人的尊嚴,
卡雷爾、讓-巴普蒂斯特‧比遲(Jean-Baptiste Bich)、讓-?古斯丁‧
梅耐特(Jean-Augustin Meynet)和牧師艾米‧葛雷特再次出發前往
“Gran Becca”(意為巨大的鳥嘴,這是居住在義大利境內山谷中的人們
對馬特洪峰的稱謂)。關鍵時刻,多虧牧師無私地放棄了自己沖頂的機會
,他和梅耐特協作把卡雷爾和比遲從一塊懸岩上放下幾米,也就是現在被
稱為卡雷爾走廊的路段——攀登者設法繞過了最後幾段難點,到達了西南
山脊的末端,隨後登頂。這也是人類首次沿著從義大利一側開始的路線
登頂馬特洪峰——今天,我們稱之為獅子山脊——這比溫伯爾首登時的
霍恩利山脊(Hornli)路線要困難許多。

  出乎很多人的意料,此後卡雷爾和溫伯爾仍然繼續搭檔,而且和之前
在馬特洪峰的嘗試不同,大多數攀登都以成功結尾。1874年,他們聯手
再次登頂馬特洪峰。多年之後,在一次前往厄瓜多爾的探險中,他們首登了
6267米的欽博拉索山(Chimborazo)和5266米的Ilinza Sur。

  譯自《Alpinist》Vol.16,Mountain Profile,The Matterhorn

  文/Herve Barmasse、Luca Maspes


--

老子道德經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
夫唯不爭,故無尤。」

--
Origin :   淡淡的山岳天   bbs.tkumcc.idv.tw
Author:  zce  從  125-230-160-190.dynamic.hinet.net  發表

-------------------------------------------------------------------------- <

作者: zce (薰衣草之戀) 站內: MountainNews
標題: [文摘] 回眸馬特洪峰 - 4
時間: 2006/12/17 Sun 17:09:01


回眸馬特洪峰(2):生命的首登

時間:2006年12月14日

Copyright c 2006 Sohu.com Inc.


山脊路線

  和所有山峰的攀登歷史相同,在完成那些最簡單的路線後,
人們就開始有想法,希望能從更困難的路線登頂。在最初對山峰
的恐懼消失之後,他們渴望能在每條山脊,每面岩壁上開闢新
路線,以體會和首登者相似的激動心情。

    圖:1874年,18歲的阿爾伯特‧弗雷德里克‧馬默里第一次
攀登了馬特洪峰,雖然他曾認為“我對於登山的興趣將就此終結”
,但後來他還是七次返回這裡,其中包括了1879年首登茨姆特山脊
路線,一條現在馬特洪峰的經典路線

  1879年,時年23歲的英國人阿爾伯特‧弗雷德里克‧馬默里
(Albert Frederick Mummery)和瑞士嚮導亞歷山大‧伯格勒
(Alexander Burgener)在策馬特會合,他們的聯手被認為是
當時阿爾卑斯地區最強大的繩伴之一。

    9月3日,馬默里、伯格勒以及另兩位嚮導?古斯丁‧詹締內塔
(Augustin Gentinetta)、喬哈恩‧佩特魯斯(Johan Petrus),
拿下了茨姆特山脊。山脊被陡峭的北壁和西壁環繞,被證明要比
早期的路線難很多。時至今日,它依然享有崇高的聲譽。

  第二年,“馬默里-伯格勒”組合在裝備了安有平頭釘的靴子後
,沿著山峰西側一條約60°的冰槽攀登到了獅首(Lion's Head)和
西南山脊起點間的埡口。同年,在嚮導本尼迪克‧維尼澤(Benedikt
Venezt)的協助下,他們還嘗試了日後被稱作福吉恩(Furggen)
山脊的路線。受阻於沖頂前的最後幾段難點,只得從平臺(馬默里
平臺)迂回至霍恩利山脊登頂。

  福吉恩山脊是馬特洪峰四面的山脊中最遲被解決的路線,這多半
是由於靠近頂峰處的懸岩。溫伯爾和他手下的嚮導在第一次沿這條
路線攀登時就嘗試過這組岩石,但只有Guido Rey堅持住沒有脫落。在
1899年他最後一次和安東莞‧馬奎納茲(Antoine Maquignaz)攀登
這條路線時,從懸岩旁邊繞了上去,登頂後再從頂峰放下繩梯,仔細
探索——但正如他本人事後承認,“這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登頂”。
兩年後,1911年的9月4日,馬里奧‧皮亞琴察(Mario Piacenza)和
他的兩位嚮導讓-約瑟夫‧卡雷爾(Jean-Joseph Carrel)及約瑟夫‧
加斯帕德(Joseph Gaspard)再次受阻於頂峰懸岩,這次他們攀登到了
福吉恩山肩,然後向南迂回,重新切入山脊登頂。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
期間,1942年9月23日,阿爾弗雷多‧佩里諾(Alfredo Perino)和
嚮導小卡雷爾及賈科姆‧齊亞拉(Giacomo Chiara)終於完成了頂峰
懸岩直上路線。


--

老子道德經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
夫唯不爭,故無尤。」

--
Origin :  淡淡的山岳天   bbs.tkumcc.idv.tw
Author:  zce  從  125-230-160-190.dynamic.hinet.net  發表

-------------------------------------------------------------------------- <

作者: zce (薰衣草之戀) 站內: MountainNews
標題: [文摘] 回眸馬特洪峰 - 5
時間: 2006/12/17 Sun 17:19:21



回眸馬特洪峰(2):生命的首登

時間:2006年12月14日

Copyright c 2006 Sohu.com Inc.


    圖:攀登者在沿獅子山脊向建於1893年,地處3835米的“Luigi
Amedeo”木屋下撤。後面的Grand Torre高3960米,那裡就是讓-
安東莞‧卡雷爾在19世紀50初期攀登到的地方,1969年,人們在
“Savoia”木屋搭建了一個新營地,並以卡雷爾的名字命名以示紀念
photo/Cervino Guidescollection

    曾在馬特洪峰進行過多次攀登嘗試的小卡雷爾利用自己精湛的
攀登技巧通過了難點。

    十一年後,年輕但理智的沃爾特‧博納締(Walter Bonatti)
完成了該路線的首次冬攀。如今,福吉恩山脊依然被公認為馬特洪峰
四條主山脊路線中最險峻的一條。

  至此,那些致力於將攀登難度不斷提升的登山家們開始更多地關注
岩石立柱、扶壁以及過去被認為無法攀登的山脊路線。1906年,著名
作家艾德蒙多 ‧德‧阿米西斯(Edmondo De Amicis)的兒子烏戈‧德
‧阿米西斯(Ugo De Amicis)和阿裡戈‧福拉斯特(Arrigo Frusta)
部分完成了丁達爾峰南山脊路線,但沒能登頂。1933年7月7-8日,來自
瓦萊達奧斯塔的安東莞‧加斯帕德(Antoine Gaspard)和巴斯勒‧
奧裡耶締(Basile Ollietti)在天才阿米爾卡‧克雷捷(Amilcar
Cretier)的帶領下完攀了這條路線,很遺憾,這也是他們生命中最後
的攀登:在沿傳統路線下撤回義大利時,三人死於墜落。

    圖:霍恩利山脊上的攀登者,這條首登路線現在是馬特洪峰的傳統
路線,最繁忙的時候,一天內會迎來超過200名攀登者。大量的隊伍在
岩石留下了道道傷痕,還有數不清的路繩photo/Beat Perren。

    小卡雷爾,馬特洪峰歷史上最偉大的攀登者之一。正是他在1941年
解決了福吉恩懸岩,為完成福吉恩山脊/皮亞琴察山脊直上路線提供了
可能。時至今日,這依然是馬特洪峰最難的山脊路線,通過頂峰懸岩
需要在並不可靠的岩石上完成一系列5.8的移動。



岩壁路線

  就在攀登者對山脊路線的探索還沒有結束時,有一隊人馬率先
殺向了岩壁——儘管那不是一條完整的岩壁路線。1879年9月3日,
威廉‧潘豪(William Penhall)和他的兩位嚮導斐迪南‧依姆森
(Ferdinand Imseng)、路易士‧澤布拉肯(Louis Zurbrucken)
開始了在裸露、偏僻的西壁上開拓性的嘗試。

    三人沿一條溝槽攀登到靠近“茨姆特之齒”(teeth of Zmutt)
的位置,然後順著茨姆特山脊登頂。他們的這次攀登在當時堪稱絕技
,其中穿越了恐怖的岩崩區——路線總長度大約有一半是和馬默里隊
共有。後者和他的嚮導們在同一天完成了茨姆特山脊路線首登,並
早於三人組數小時登頂。

  很快,越來越多的攀登者開始沿不同的路線衝擊西壁,希望能
攻克它的懸岩。克雷捷(Cretier)、萊昂納多‧佩森(Leonardo
Pession,又一位來自瓦萊達奧斯塔的攀登者)以及小卡雷爾先後
嘗試,但均無功而返,直到1962年8月8日,才由在馬特洪峰工作的
嚮導雷納托‧達奎因(Renato Daguin)與喬瓦尼‧奧丁(Giovanni
Ottin)開闢中央懸岩直上路線,這也是第一條“完整”的西壁路線。

  圖:弗朗茨和托尼,後者在幾年後攀登Weissbachhorn時死於墜落

  一戰的結束迎來了北壁的攀登高潮,這面馬特洪峰最不友善的
岩壁和艾格爾峰北壁以及大喬拉斯峰北壁並稱為歐洲三大北壁。
多年來,人們對它都感覺無從下手,尤其是中央部分一段連接下方
冰層和上方簡單的斜坡之間的難點始終無法通過。在1931年7月前,
它無情地拒絕了多對繩伴,就在這時,來自德國的施密德(Schmid)
兄弟,弗朗茨(Franz)和托尼(Toni),騎車從摩納哥來策馬特攀登
北壁。

  開始時,兩位不起眼的德國單車男孩被當地嚮導當成了瘋子。但
兄弟倆不為所動,而且當時岩壁上的攀登環境對他們有利。運氣、勇敢
,或許再加上一點點無畏,7月31日-8月1日,他們僅用了兩天時間就
解決了北壁。

    圖:讓-馬克‧鮑文從東壁滑降,他在1980年也完成了一項“三步曲
計畫”:東壁滑降、solo施密德路線,然後在夏末,他操縱懸掛滑翔機
從頂峰一躍而下 photo/Jean-Marc Boivin

  攀登者在岩壁上的競賽並沒有因為施密德兄弟的勝利就此打住:
南壁、東壁和西壁還有很多事可做,有的還沒有實現首登,有的則
存在難度更高的新路線。南壁上的山脊、岩石壁壘、垂直柱狀山體
結合起來組成了一座天然的迷宮,其中潛藏著數不清的路線等待著
攀登者去發掘。

    1931 年10月15日,在夥伴莫里斯‧比遲(Maurice Bich)和恩佐
‧本尼迪特(Enzo Benedetti)的陪伴下,小卡雷爾尋找到了通過迷宮
的第一把鑰匙。僅僅不到一年之後,小卡雷爾和比遲以及另四位嚮導
[盧西恩‧卡雷爾(Lucien Carrel)、安東莞‧加斯帕德、本尼迪特、
朱塞佩‧馬佐締(Giuseppe Mazzottti)]在更加陡直的東壁開闢了
第一條路線,從容易的平臺攀上最後250米長的垂直岩壁,然後小卡雷爾
先鋒了一段屋簷,固定好路繩後幫助其他隊友一一登頂。十年後的9月
,小卡雷爾又和阿爾伯特‧迪法耶(Albert Deffeyes)首登迪法耶山脊
,一條位於南壁左邊的精巧的路線。

    圖,1987年,克裡斯多夫‧普羅非特在攀登施密德路線
photo/Cristophe Profitcollection

  與此同時,北壁並沒有被冷落,它仍然享有攀登者崇高的敬意。首登
結束31年後,1962年的2月,來自瑞士的嚮導保羅‧埃特爾(Paul Etter)
和希爾締‧馮‧奧曼(Hilti von Allmen)用兩天時間完成了施密德路線
的首次冬攀。

    從1959年7月迪特爾‧馬查特(Diether Marchart)開始,北壁逐漸
演變成了solo愛好者的最愛。1980年,讓-馬克‧鮑文(Jean-Marc Boivin)
先從東壁滑降,隨後又用四小時零十分鐘沿北壁登頂。

    六年後,兩位快速攀登最重要的倡議者,克裡斯多夫‧普羅非特(
Christophe Profit)和埃裡克‧埃斯科非爾(Eric Escoffier)在岩壁上
引入了新的玩法,他們開始比賽誰先完成“北壁三步曲”,即連續攀登
馬特洪北壁、艾格爾北壁和大喬拉斯北壁。雖然兩位攀登者在第一次嘗試時
都沒能成功,但普羅非特還是在1987年完成了這項計畫,事後他堅稱自己
和埃斯科非爾之間所謂的敵對關係完全來自於媒體的虛假報導。為何要
製造這樣的噱頭?或許最根本的原因是攀登本身的改變:隨著現代冰鎬和
前齒攀登技術的出現,岩壁已經不象最初那樣無法企及——這也是阿爾
卑斯山脈眾多攀冰路線共同的命運。


--

老子道德經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
夫唯不爭,故無尤。」

--
Origin :   淡淡的山岳天   bbs.tkumcc.idv.tw
Author:  zce  從  125-230-160-190.dynamic.hinet.net  發表

-------------------------------------------------------------------------- <